RSA
1. 教科书式的 RSA 算法的基本流程
教科书式的 RSA 算法不能直接使用,有安全隐患。
1.1. 生成密钥对
选择两个大素数 $p$ 和 $q$ 。
计算模数 $n$:
计算欧拉函数 $\varphi(n)$:
选择公钥指数 $e$(满足 $1 < e < \varphi(n)$ 且 $\gcd(e, \varphi(n)) = 1$)。
计算私钥指数 $d$(满足 $e \times d \equiv 1 \pmod{\varphi(n)}$):
生成的密钥对为:
公钥: $(e, n)$
私钥: $(d, n)$
1.2. 加密过程
假设消息为整数 $M$ 且 $0 \leq M < n$ 。
加密公式:
其中, $C$ 是密文。
1.3. 解密过程
使用私钥 $(d, n)$ 对密文 $C$ 进行解密。
解密公式:
1.4. 签名和验证
签名:使用私钥 $d$ 对消息 $M$ 生成签名 $S$:
验证:接收方使用公钥 $e$ 验证签名:
1.5. 总结
RSA 的核心是利用大素数分解的困难性。其加密与解密过程通过模幂运算进行,公钥和私钥相互配合,一个加密的消息只能通过相应的私钥解密,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。
2. 推导 RSA 加密与解密过程
2.1. 问题描述
假设消息为整数 $M$ ,且满足 $0 \leq M < n$ 。加密后的密文记为 $C$ ,我们希望确保:
使用公钥 $(e, n)$ 加密得到:
使用私钥 $(d, n)$ 解密,恢复出原始消息:
2.2. 选择公钥和私钥的关系
在 RSA 算法中,我们需要选择私钥指数 $d$ 使得:
这意味着:
其中 $k$ 是某个整数。
2.3. 加密过程
加密时,使用公钥 $(e, n)$ 将明文 $M$ 转换为密文 $C$ :
2.4. 解密过程的推导
解密时,使用私钥 $(d, n)$ 对密文 $C$ 进行解密:
我们希望证明:
2.5. 使用模幂运算的推导
将密文 $C = M^e \bmod n$ 代入解密公式:
根据关系 $e \times d = k \cdot \varphi(n) + 1$:
利用幂的性质:
2.6. 应用欧拉定理
根据 欧拉定理:若 $\gcd(M, n) = 1$ ,则:
因此:
将其代入解密公式:
2.7. 特殊情况处理
若 $\gcd(M, n) \neq 1$ ,则 $M$ 可能与 $p$ 或 $q$ 有公因数。实际应用中,选择足够大的素数 $p$ 和 $q$ 可避免这种情况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使用填充(padding)技术将消息转换为与 $n$ 互质的形式。
2.8. 小结
RSA 的加密和解密过程依赖于:
模运算。
欧拉定理: $M^{\varphi(n)} \equiv 1 \pmod{n}$ 。
欧拉定理:证明加密和解密过程的正确性。
模逆元:公钥和私钥之间的关系。
最终通过推导得到:
3. 如何保证 RSA 中模逆元存在
在 RSA 算法中,保证模逆元 $d$ 存在的关键在于: 选择的公钥指数 $e$ 必须与 $\varphi(n)$ 互质,即满足:
这是必要的数学条件。下面从数论原理出发,解释为何这个条件能保证模逆元存在。
3.1. 模逆元的定义与条件
对于一个整数 $a$ 和模数 $m$ ,模逆元 $x$ 是满足:
的整数 $x$ 。模逆元存在的充要条件是 $a$ 与 $m$ 互质,即:
3.2. 在 RSA 中的应用
在 RSA 中:
公钥指数 $e$ 是公开选择的值。
模数 $n = p \times q$ ,其中 $p$ 和 $q$ 是两个大素数。
欧拉函数 $\varphi(n) = (p - 1)(q - 1)$ 。
为了保证解密有效,我们需要找到私钥指数 $d$,使得:
即, $d$ 是 $e$ 在模 $\varphi(n)$ 下的模逆元。
3.3. 保证模逆元存在的条件
为了确保 $d$ 存在,我们要求:
3.3.1. 原因
如果 $\gcd(e, \varphi(n)) = 1$ ,根据贝祖等式:
其中 $x$ 和 $y$ 是整数。
这表明 $x$ 是 $e$ 在模 $\varphi(n)$ 下的模逆元:
3.4. 选择合适的 e
为了确保 $\gcd(e, \varphi(n)) = 1$ ,通常选择较小的素数 $e$ ,如:
$e = 3$
$e = 5$
$e = 65537$(常见且安全)
这些值不仅计算高效,而且容易满足与 $\varphi(n)$ 互质的条件。
3.5. 总结
3.5.1. 模逆元存在的条件
在 RSA 算法中,保证模逆元 $d$ 存在的关键条件是:
只要满足这个条件,就可以使用拓展欧几里德算法求得模逆元 $d$ ,从而保证加密和解密过程的正确性。
4. 使用拓展欧几里德算法求解模逆元 d(私钥)
4.1. 问题描述
RSA 加密过程为:
解密过程为:
其中:
$M$ 是明文, $C$ 是密文;
$e$ 是公钥指数, $d$ 是私钥指数,且满足 $e \cdot d \equiv 1 \pmod{\varphi(n)}$ 。
我们的目标是通过 拓展欧几里德算法 来计算 $d$ ,使得:
4.2. 欧几里德算法的基本思路
欧几里德算法用于计算两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 $\gcd(a, b)$ ,其过程是:
不断更新 $a \leftarrow b$ 和 $b \leftarrow r$ 直到 $r = 0$ 。最后剩下的非零数就是 $\gcd(a, b)$ 。
4.3. 拓展欧几里德算法求解模逆元
4.3.1. 贝祖等式
拓展欧几里德算法能够找到整数 $x$ 和 $y$ ,使得:
如果 $\gcd(a, b) = 1$ ,则:
这表明 $x$ 是 $a$ 的模 $b$ 下的 模逆元。
4.4. 用拓展欧几里德算法求 RSA 私钥指数
假设公钥指数 $e = 7$ ,且 $\varphi(n) = 40$ 。我们需要找到私钥指数 $d$ ,使得:
4.4.1. 第一步:使用欧几里德算法求 gcd(7, 40)
我们按照如下步骤求解:
因此:
这表明 $7$ 和 $40$ 互质,因此模逆元 $d$ 存在。
4.4.2. 第二步:回溯求解模逆元
从最后一步回溯,整理出 贝祖等式:
$1 = 5 - 2 \times 2$
代入 $2 = 7 - 5 \times 1$:
再代入 $5 = 40 - 7 \times 5$:
所以我们得到了:
这意味着:
因此, $d = 23$ 是 $e = 7$ 在模 $40$ 下的模逆元。
4.5. 总结
通过拓展欧几里德算法,我们求得了私钥指数 $d = 23$ 。 验证加密和解密过程:
加密:
解密:
通过数论原理可证明解密结果 $M'$ 与明文 $M$ 相同。
4.6. 完整代码片段
def extended_gcd(a, b):
if b == 0:
return a, 1, 0
gcd, x1, y1 = extended_gcd(b, a % b)
x = y1
y = x1 - (a // b) * y1
return gcd, x, y
# 示例:计算 7 在模 40 下的模逆元
e = 7
phi_n = 40
gcd, d, _ = extended_gcd(e, phi_n)
# 确保 gcd 为 1
if gcd == 1:
d = d % phi_n
print(f"模逆元 d = {d}")
else:
print("模逆元不存在")
5. RSA 算法流程示例
本示例将详细展示 RSA 加密和解密的全过程,使用具体参数:
两个素数: $p = 5, q = 11$
公钥指数: $e = 3$
明文: $m = 2$
5.1. 生成公钥和私钥
5.1.1. 计算模数 n
模数 $n$ 是两个素数 $p$ 和 $q$ 的乘积:
5.1.2. 计算欧拉函数 φ(n)
欧拉函数 $\varphi(n)$ 是:
5.1.3. 检查 gcd(e, φ(n))
公钥指数 $e$ 必须与 $\varphi(n)$ 互质:
由于 $\gcd(e, \varphi(n)) = 1$ , $e = 3$ 是有效的选择。
因此公钥为 $(3, 55)$ 。
5.1.4. 计算私钥指数 $d$
私钥指数 $d$ 是 $e$ 在模 $\varphi(n)$ 下的模逆元,满足:
求解 $d$:
使用拓展欧几里德算法求出 $d = 27$。
因此私钥为 $(27, 55)$ 。
5.2. 加密过程
5.2.1. 加密公式
密文 $c$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:
5.2.2. 计算
将明文 $m = 2$ 带入公式:
因此,密文为 $c = 8$。
5.3. 解密过程
5.3.1. 解密公式
解密时,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明文:
5.3.2. 计算
将密文 $c = 8$ 和私钥指数 $d = 27$ 带入公式:
为了简化计算,我们使用模幂运算:
$8^2 \equiv 64 \equiv 9 \pmod{55}$
$8^4 \equiv 9^2 = 81 \equiv 26 \pmod{55}$
$8^8 \equiv 26^2 = 676 \equiv 16 \pmod{55}$
$8^{16} \equiv 16^2 = 256 \equiv 36 \pmod{55}$
$8^{24} \equiv 36 \cdot 16 = 576 \equiv 26 \pmod{55}$
下面再计算 $8^3 \bmod 55$ :
代入已知的 $8^2 \equiv 9 \pmod{55}$:
计算乘积:
然后取模 $55$:
因此:
最终解密得到的明文为:
这种逐步累乘的方法,也称为重复平方法,是计算大整数模幂的标准技巧。它通过不断使用之前的结果来减少计算量,非常适合用于实现高效的模运算。
5.4. 验证结果
解密后的明文 $m' = 2$ 与原始明文 $m = 2$ 一致。
5.5. 总结
在本例中,我们演示了 RSA 算法的完整流程:
公钥: $(e, n) = (3, 55)$
私钥: $d = 27$
加密:明文 $m = 2$ 加密为密文 $c = 8$
解密:密文 $c = 8$ 解密为明文 $m' = 2$
通过数论中的模逆元和模幂运算,RSA 算法成功实现了安全的加密和解密。
6. RSA 公钥算法 FAQ
6.1. RSA 算法用到的数论理论
伪随机数生成
素数检测
群论(在有限循环乘法群中执行运算)
欧拉公式
欧拉定理
贝祖等式
扩展欧几里德算法(计算私钥 d 时用到)
中国剩余定理 (m 和 n 不互质时用到)
费马小定理 (m 和 n 不互质时用到)
6.2. RSA 的缺陷
TBD
6.3. 如果 rsa 算法中组成 n 的 p 和 q 泄漏了,敌手如何算出私钥 d ?
非常好的问题! 这个问题直击了RSA算法的安全性核心。
6.3.1. 问题分析
如果攻击者获得了组成模数 $n$ 的两个大素数 $p$ 和 $q$ ,那么他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私钥 $d$ 。这是因为 RSA 算法的安全性正是建立在大整数分解的困难性之上的。一旦 $n$ 被分解,整个加密体系就会变得脆弱。
6.3.2. 计算过程
计算欧拉函数 $\varphi(n)$ :
如果已知 $p$ 和 $q$ ,那么欧拉函数 $\varphi(n)$ 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来:
求解解密指数 $d$ :
根据 RSA 算法的定义,解密指数 $d$ 满足以下同余式:
其中, $e$ 是公钥中的加密指数。 我们可以使用扩展欧几里得算法来高效地求解这个线性同余方程,从而得到 $d$ 的值。
6.3.3. 示例
假设:
$p = 11, q = 13$
$n = p * q = 143$
${\varphi(n)} = (p-1)(q-1) = 120$
公钥 $e = 7$
求解 $d$ :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整数 $d$ ,使得:
使用扩展欧几里得算法,可以得到 $d = 103$ 。
因此,私钥为 $(103, 143)$ 。
6.3.4. 为什么 p 和 q 的泄露如此致命?
欧拉函数直接计算: 一旦知道 $p$ 和 $q$ , ${\varphi(n)}$ 的计算变得非常简单。
扩展欧几里得算法高效: 求解线性同余方程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,扩展欧几里得算法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内给出解。
6.3.5. 如何防止p和q泄露?
选择足够大的素数: $p$ 和 $q$ 的位数越大,分解 $n$ 的难度就越大。实际应用中, $p$ 和 $q$ 的位数通常非常大,例如 $2048$ 位或更高。
安全地生成密钥: 使用高质量的随机数生成器来产生 $p$ 和 $q$ 。
保护私钥: 私钥必须妥善保管,避免泄露。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